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历史的书写无不浸透着青春的汗水与热血
历史和现实昭示我们
奋斗永远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
在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活跃着一群充满活力的年轻力量。他们志存高远、步履坚定,在不同岗位上绽放青春光彩。从计量器具的精密校准,到检测现场的严谨溯源;从标准研究的创新突破,到技术服务的精准指导;从数据核验时的分毫必究,到多部门协同的高效联动;他们以匠心致初心,以专业铸品质,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在计量事业发展的道路上奋勇前行,用青春热血书写奋斗答卷,用责任担当诠释新时代计量青年的使命与担当。让我们共同走近他们,见证青春在奋斗中闪光的绚丽篇章!
(一)
姓名:刘建波
部门:电子与电磁计量研究所
职称:高级工程师

时光荏苒,转眼已在山东省计量院走过十三载春秋。“精准计量、服务民生”的职业信条自工作伊始就深深铭刻于心。在组织的培养与团队的支持下,我始终坚守初心,深耕专业,勇于创新,在推动计量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一、坚持深钻细究,夯实专业基础
在电磁计量领域深耕的十余年间,我始终以钻研为笔、以实践为墨,书写专业成长之路。通过系统研读电磁专业检定规程与技术标准,将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在每一次检校、检测工作中躬身实践,把技术要点外化于行,持续锤炼专业能力。凭借这份对细节的执着与对精准的追求,我主导并参与编制了多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及山东省地方计量技术规范,完善了电磁计量领域的技术体系。
二、坚持创新驱动,推动技术革新
面对传统计量工作中人工操作效率低、数据易出错等难题,我积极探索破局之道。自学C#编程技术,成功开发“电能表型式评价报告管理系统”等多个系统,并与院办公系统实现无缝对接,实现多项目自动化检校与报表处理。这些创新成果,不仅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更推动计量工作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迈进,让科技赋能计量事业发展。
三、坚持担当作为,服务行业发展
近五年,我积极投身于重大项目建设,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绘就行业发展之蓝图。在全省电能表周期轮换工作中,所在团队累计完成636.08万余只电能表获准延期使用,减少社会成本投入约11.45亿元,降低碳排放约5.29万吨,为电能行业资源集约利用和节能降耗作出重要贡献。搭建省级充电桩计量性能在线监测平台,实现全省超2万台充电桩的实时监测、误差分析与故障响应,以低能耗、低成本突破传统监管瓶颈。同时,积极参与市场监管总局、省市场监管局项目,获得5项发明专利授权,发表近10篇专业论文,以科研成果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作为新时代青年计量工作者,我将以“毫厘之间见天地”的匠心精神铸就专业根基,以“敢破敢立求突破”的创新思维开拓技术疆界。用青春校准科技发展的时代坐标,以奋斗定义计量事业的崭新高度,在构建现代化计量体系的征程中,让青春在精准与创新的交响中绽放最耀眼的光芒。
(二)
姓名:刘雪松
部门:黄金珠宝检测中心
职称:高级工程师

自入职山东省计量院至今,十一个春秋悄然流逝。古人云“十年磨一剑”,我始终以匠人之心磨砺属于自己的“贵金属检测之剑”。作为第六党支部组织、青年委员,我以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为抓手,积极为支部发展建言献策;作为山东省级青年文明号号长,我带领团队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多年顺利通过省直机关工委复核,持续推进青年文明号品牌建设。
一、以匠心为舟,破浪计量专业征途
自投身计量事业以来,我始终怀揣炽热初心,主动扛起检测任务与对外服务的重任。从初入职场的青涩新人到如今的业务骨干,我在实践中不断淬炼成长,实现了检测能力与业务水平的跨越式提升,更在多岗位历练中完成了全面蜕变。
在贵金属检测一线,我始终恪守“科学严谨、精益求精”的工作准则。在前辈的悉心指导下,我坚持以理论为基石,在一次次实操中积累经验,在持续探索中锤炼技能。凭借扎实的专业积淀与不懈的钻研精神,我的专业技术水平日益精进,成长为院里的“首席工程师”,用实际行动诠释对计量事业的执着与坚守。
二、以创新为翼,突破检测技术瓶颈
针对国家标准GB/T 21198.5中足银饰品铅、镉元素检测的局限性,我通过查阅专业文献、反复试验,成功建立了准确测定银饰品中铅、镉含量的新方法,攻克了银饰品检测难题。针对含王水不溶物的金饰品检测难题,作为主要参与者,我创新实验思路,经过大量方法验证,突破技术瓶颈,建立了精准测定含锇铱钌金饰品中金含量的方法,破解了金饰品检测困局。两项创新成果均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三、以实践为基,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我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方法。结合企业生产工艺,对新方法、新技术、新仪器进行研究试验,推动检测技术升级。参与火试金智能灰吹炉研发、黄金基体标准溶液研制等项目,在行业内产生积极影响。参与的团队项目先后获得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科技三等奖、山东省分析测试协会青年奖、山东计量测试学会科技奖等,我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获授权专利30余项,为行业发展贡献智慧。
“路虽遥,行则将至;梦虽艰,持则能圆”。新时代赋予计量人新的使命,我将继续以知识为舟、以汗水为桨,在贵金属检测领域潜心钻研,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三)
姓名:张军明
部门:热工计量研究所
职称:高级工程师

作为山东省计量院的一名党员、青年骨干,我认真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坚持守正创新。以青春的激情与活力,勇于创新,敢于突破,为计量事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一、坚定信念,筑牢青春之基
在担任第八党支部组织委员、青年委员、第六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组长期间,我始终紧跟党的步伐,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一次次深入的研讨、一场场生动的实践,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站位,严实工作作风,找到青春的正确航向,真正做到“走在前、挑大梁”。我多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省计量院先进个人”、“首席工程师”等荣誉称号。
二、敬业精业,磨砺青春之刃
参加工作十余年来,我先后在热学、电学、时间频率等专业计量领域耕耘。始终保持高度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严于律己,是我工作的准则。面对重大检校任务,我主动请缨,勇挑重担;围绕核心技术攻关,我潜心钻研,毫不退缩;同事们遇到技术难题,我热心分享,共同进步。2012年9月从事计量工作至今,我累计取得专利1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
三、创新开拓,奏响青春之歌
我始终秉持创新理念,将其贯穿于工作的各个环节。日常检校工作中,我不拘泥于传统,时刻思考“有没有更优解”,通过对工作流程和技术难点的深入分析,不断探索新思路和新方法。遇到复杂参数设备校准难题,我跨专业领域学习,刻苦钻研,拆解问题、分析原理、理顺方法,急客户之所急,全力解决“检不了、测不全”的问题。同时,我充分发挥计量院技术优势,助力企业申报民航总局型号产品项目,多次利用周末时间指导企业发现生产、计量、测试环节中的不足,帮助其完善热处理管理体系、改进生产工艺,成功解决项目中的多项技术难题,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计量工作者,我深知手中握着的不仅是精密的测量仪器,更是托举科技强国梦想的时代标尺。我将以共产党员的赤诚初心为指引,以计量人的专业操守为准则,以量值传递的精准可靠为使命,在毫厘必较的严谨中铸就科技基石,在细微之处的坚守里夯实发展根基。
(四)
姓名:胡安继
部门:工程与机械计量研究所
职称:工程师

我是山东省计量院工程与机械计量研究所的一名工程师,也是第五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组长。自2016年工作至今,我主要从事几何量精密测量,从初入职场时专注基础检定校准的“计量新人”,到如今主导仪器设备检测方法研究的技术骨干,每一次精密测量的专注、每一项技术突破的探索,都成为我职业生涯的成长印记。
一、精研专业强根基,锻造计量真本领
我始终秉持“学无止境”的专业追求,通过系统学习计量法律法规、国际标准体系及前沿检测技术,持续夯实理论基础,拓展专业视野。在计量专业领域,我深入钻研长度精密测量、小角度测量等核心技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创新深度融合,在一次次实践中深化对计量“精心、精细、精准、精益求精”的理解。先后获得“优秀共产党员”、“青年理论学习标兵”、“首席工程师”、山东计量测试学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在专业成长道路上不断突破。
二、科研创新结硕果,填补行业技术空白
在科研创新领域,我主要参与的《轨道交通运营保障类装备检测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荣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三等奖,创新性地提出轨道交通专用方尺量值溯源新方法,成功研制专用检测设备,并主导编制JJF(鲁)129-2022《铁路方尺校准规范》,有效解决了行业量值溯源难题,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为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三、服务产业显担当,赋能区域新发展
在服务产业发展方面,我聚焦山东省特色产业——花岗岩量具及构件制造业,组建产业计量服务团队。通过深入济南、聊城等地十余家重点企业开展实地调研,系统梳理产业发展现状,精准挖掘计量测试需求,探索山东省花岗石量具产业发展状况及推动产业发展路径。这项基础性工作不仅为产业提质增效提供了计量支撑,更为后续制定精准服务方案奠定了扎实的实践基础。
“以青春之名,立计量之志!”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以“毫厘必究”的匠心守护计量,以“敢闯无人区”的锐气突破技术瓶颈。我坚信,青春的价值,就藏在一次次精益求精的测量中,绽放在一个个攻坚克难的挑战里。我愿用精准的刻度丈量时代发展,以创新的笔触书写计量青年的使命担当。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责任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致敬每一个青春飞扬的你!